實驗白豚鼠(Cavia porcellus)是由起源于南美洲的野生豚鼠馴化而來的。由于豚鼠性情溫順在生理上跟人類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而且比起人類,更容易患病。它們是科學家們分析結核病的常見動物;白豚鼠和人類一樣體內不能合成維生素C,容易息上壞血病。它們也會過敏、妊娠期長、對聲波極為敏感,并在白喉、結核等傳染性疾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人們常說的實驗小白鼠就是指實驗白豚鼠。目前市場是有普通級和SPF級兩種微生物等級的實驗豚鼠,SPF級豚鼠質量更為可靠。
今天給大家講講白豚鼠養殖技術中常遇到的8個健康問題:
1、真菌或者螨蟲性脫毛:在豚鼠上很常見,可能是拔毛或者同籠動物過度理毛導致的。雌性豚鼠經常發現在背部或者臀部被毛減少。斷奶動物在胎毛換毛期間也會出現被毛稀疏問題。
2、缺少飲水:由于未配置相應飲水喂給系統,或設備損壞,導致豚鼠無法飲水,甚至脫水,偶見動物死亡。
3、難產:一般是胎兒畸形、胎兒過多、肥胖、或由于雌性豚鼠恥骨聯合無法打開導致的。正常分娩一般會很快,隔幾分鐘生一只。豚鼠生仔應該在30分鐘左右,如果無法順產,需要實施剖腹產。
4、淋巴腺炎:一般是由于動物頸部的淋巴結細菌感染導致。淋巴結腫脹,但是動物可能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病癥。治療方案可以選擇淋巴結引流和抗生素治療。
5、熱應激:豚鼠體型易導致散熱困難。臨床癥狀包括:過度流涎、呼吸加快、四肢發紅和體溫升高。治療方案可以考慮對動物進行降溫及提供支持護理。
6、腳部潰瘍:一般是由于足部受傷后感染導致。誘因包括:肥胖、使用鋼絲網籠底飼養、環境衛生太差等。治療方案可以考慮足部清潔和包扎,使用實心底的籠具飼養,并添加軟的墊料。
7、妊娠毒血癥:可能發生在妊娠晚期。肥胖的雌性豚鼠可能由于飼喂方式改變或者其他應激,在妊娠后期可能停止攝食,最終導致該問題。發生該疾病的動物出現精神沉郁、昏睡,5~6天內發生死亡,治療一般是無效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飲食、避免肥胖、不要隨意變更其飼養條件。
8、壞血?。哼@個疾病是從食物中攝入維生素C不足導致的。豚鼠與靈長類動物一樣,無法合成維生素C,只能從食物或者蔬菜水果中補充。壞血病癥狀一般是在維生素C缺乏2周后出現。臨床癥狀包括:不愿意運動、被毛蓬亂、關節腫脹、運動時疼痛,偶見出血表現。
對于研究機構,為了確保試驗順利進行,需要在試驗開展前和試驗過程中確保動物健康,制定合理的動物檢疫流程和后續的健康監測流程顯得非常重要?;趪?,國標(GB14922)詳細規定了不同等級豚鼠的病原菌、病毒及寄生蟲排除項目,FELESA對于豚鼠的病原監測方案也有詳細的指導建議,其中建議監測的項目較GB標準更為全面,比如建議監測豚鼠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從動物質量控制角度,選擇優質的供應商可以從源頭上避免引入不健康的動物,獸醫人員也可以選擇適當延長新進動物的檢疫和適應期,剔除不健康的動物。機構層面可以根據其具體的飼養管理模式和試驗需求,對動物病原感染風險進行分析,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定制合理的健康監測方案,確保動物種群的健康和試驗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