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經過人工馴化后,實驗白豚鼠養殖將其分為四個變種:
(1)英國種:毛短,體分健壯,毛色有純白、黑色、棕黑色、棕黃色、灰色等。英國種豚鼠主要有4個品種:頓金哈德萊(Dunkin Hartley)、哈德萊(Hartley)、勃萊特哈德萊(Pirbright Hartley)和短毛種(Shorthair)。
(2)安哥拉種:毛細而長,能把臉部、頭部、身體覆蓋住。對寒冷和潮濕特別敏感,不易飼養繁殖,雌鼠一般一胎只生一只仔鼠,而且仔鼠成活率較低。這種豚鼠不適于做實驗。
(3)秘魯種:毛細長有卷,體質較英國種差。與安哥拉種有新緣關系。
(4)阿比西尼亞種:短毛,但毛長成后似薔薇花狀的卷渦毛。這種豚鼠極易感染各種疾病,因而亦不適于用作試驗。
普通短毛的白豚鼠是有名的實驗動物,幾乎都成為實驗動物的代名詞。因而在寵物市場上比較常見,價格也便宜一些。
豚鼠的生物學特性
1.喜群居,頭大,頸短、耳圓、無尾,全身被毛,四肢較短,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有尖銳短爪,有抓人的習慣,不喜于攀登和跳躍,故可放無蓋小水泥池中進行飼養。習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喜干燥清潔的生活環境。
2.嗅覺、聽覺較發達,對各種刺激均有高的反應,如對音響、嗅味和氣溫突變等均極敏感,故在空氣混濁和寒冷環境中易發生肺炎,并引起流產,受驚時亦易流產。
3.豚鼠是草食性動物,嚼肌發達而胃壁非常薄,盲腸特別膨大,約占腹腔的1/3容積,粗纖維需要量比家兔還要多,但不象家兔那樣易患腹瀉病。
4.豚鼠食量較大,對習慣了的食欲旺盛,但對變質的飼料特別敏感,常因此減食或廢食,甚至引起流產。對抗菌素也特別敏感,投藥后容易引起死亡和腸炎,如使用青霉素,不論劑量多大,途徑如何,均可引起小腸和結腸炎,甚至使其發生死亡。對青霉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霉素治療時應特別小心。與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間少食少動。
5.豚鼠屬于晚成性動物,即母鼠懷孕期較長,為63(59~72)天,胚胎在母體發育完全,出生后即已完全長成,全身被毛,眼張開,耳豎立,并已具有恒齒,產后一小時即能站立行走,數小時能吃軟飼料,2~3日后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迅速發育生長。